X

扫码登录

二维码
  • 账号登录
登录
登录视为您已同意第三方账号绑定协议、服务条款、隐私政策
X

扫码注册

二维码
  • 账号注册
我以阅读并同意 服务条款、 隐私政策
注册
注册视为您已同意第三方账号绑定协议、服务条款、隐私政策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奏响“首善之区”民生乐章

2024年12月09日 16:08
热点新闻 浏览:208

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5周年。5年来,各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厚植为民情怀,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治理,人与城双向奔赴,共建和谐美丽城市,共创幸福美好生活,谱写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新篇章。央广网特联动上海等10地党委网信办策划推出“人民城市·温情中国”网络主题活动,记者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各地考察调研的足迹,走进城市深处,访街巷看变化,带您共同见证各地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展现的万千气象。

央广网北京12月7日消息“快请进,来瞧瞧我的‘新生活’!”当记者来到北京市东城区草厂四条胡同居民丁淑凤家门口,她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屋,详细介绍她家在改造后的北京“最美院落”里的便利生活。这一切的变化,源于近年来北京对老城区的精心改造。

2014年2月和2019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走进北京的胡同。在雨儿胡同,总书记看望老街坊,听取大家对老城区改造的想法;在前门东区草厂四条胡同,总书记强调,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

“老北京院落的标配天棚、鱼缸、石榴树,这些元素在我家小院改造中都一一实现了。”丁淑凤表示,小院改造后保留了胡同的特色,留下了城市记忆,也留下了儿时记忆。从2017年起,北京先后开展两个轮次的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动,4000余条背街小巷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留住城市记忆和胡同里的味道

胡同、四合院是北京老城的肌理和底色,被称为北京的魂,也是这座古城发展变迁的一个缩影。丁淑凤居住的草厂社区,位于前门街道,从西到东整齐排列着10条胡同,这不仅是北京少有的南北走向的胡同,也是目前北京保存最好的老胡同片区之一。

2017年9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发布,北京开始以“绣花”功夫推动胡同街巷恢复肌理。草厂社区随即启动整治工作,涵盖保护胡同风貌、实现雨污分流、架空线入地、拆除违建及景观提升等方面。

草厂地区街面因此焕然一新。丁淑凤指着胡同里的建筑介绍道:“你看,墙面是青砖,地面是花岗岩。门窗、椽子等都是按照过去的讲究修复和更换的。就连胡同里的路灯,也是用老木头做的灯杆。”

暂无评论
头像
0/1000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