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扫码登录

二维码
  • 账号登录
登录
登录视为您已同意第三方账号绑定协议、服务条款、隐私政策
X

扫码注册

二维码
  • 账号注册
我以阅读并同意 服务条款、 隐私政策
注册
注册视为您已同意第三方账号绑定协议、服务条款、隐私政策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三十年网络流光,我们这样改变

2024年12月23日 17:13
行业资讯 浏览:218

回望1994年,上海初尝网络之甘霖,那一粒智慧的种子于黄浦江畔悄然萌芽。从那时起,这座城市与数字世界逐步开始交融,“数字基因”与城市的每一个细胞紧密相连,激发出这座城市深藏的潜力与活力。

网络如织,渗透至上海的每一个角落。从最初的电话拨号,到如今万兆光纤入户,从最初的线下排队办理各种业务,到如今便捷服务通过网络送至市民指尖,上海的网络发展,不仅是一座城市的自我进化,更是对全球智慧城市建设的一次积极探索。

如果说,上海这座超大型城市是一个系统的生命体,那么推动这个生命体不断加速循环的无疑是信息化、数字化进程。在这场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带来的变革中,有一批人是见证者、参与者,也是引领者,在他们的记忆中,互联网世界的每一次革新都像打开一扇未知的大门;他们前行的脚步,始终与时代的脉搏同频共振,走在探索与创新的前沿。

在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中,他们的故事如同繁星点点,微光虽渺,却能照亮前路。致远之行,始于足下,上海电信建设者的每一次坚持和探索,滋养着这片数字热土,让每一位市民都能感受到数字时代的温暖与力量。

01

技术篇:一部上海的宽带进化史

提速,从14.4K到万兆

在1999年跨向新世纪之时,一种新的上网方式在国内普及,推动国内互联网从窄带向宽带发展,这就是ADSL。虽然ADSL的网速最高也只有8M,但相比窄带有了几何倍数的增长。


作为上海电信产品开发管理与运营领域的高级专家,张君几乎完整见证了30年来中国互联网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1997年,张君进入上海电信,第一个岗位就是拓展窄带拨号业务。“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想象20多年前‘艰难’上网的情形,要靠调制解调器和电话线拨号,传输速率只有14.4K,放不了视频、听不了音乐,只能在聊天室内打几个字,或者收发邮件、看看网页新闻。而且上网之后,固定电话就不能打了。”张君说。

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多种上网新技术涌现,比如ADSL、FTTB+LAN、VDSL等。上海电信经过试点后把ADSL以及FTTB+LAN作为拓展重点。“2000年,上海电信正式推出ADSL宽带业务,一开始下行速率是512K,后来有了1M、2M、3M、4M。2004年、2005年时我们推出端口不限速服务,下行最高可达8M,这是ADSL所能达到的极限。”张君说。


2005年,曾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中央企业技术能手的上海电信宝山局公众客户运营中心挂职副主任曹俊华刚刚成为一名装维人员,用他的话说,工作之初就经历一场网络大提速,从天天爬杆子修电话,逐渐向宽带维护转变,练就了听声判断线路是否有故障的“绝技”,成为一名解决疑难杂症的装维能手。

谁曾想到,网络大提速可以“停不下来”。2009年,上海电信启动“城市光网”建设,拉开了从“铜宽带到光宽带”的帷幕,为用户提供光纤到户FTTH接入服务。光纤网络全城覆盖,犹如打通了城市信息网络的“任督二脉”,上海电信因此成为“提速狂魔”,先后11次开展宽带大提速行动,“提速行动开始后的几年,用户平均带宽每年都会翻一番,直至现在的千兆、万兆。”张君说。

进化,从挑战暗管到智慧家居

“上海最早推广光纤宽带,国内没有可借鉴的案例。”让曹俊华记忆犹新的是,当时跟着日本专家团队,“1对1”学习光纤装维知识和技术,用数码相机记录每一个手法,也是这场培训,让曹俊华认识了挚友——一位在技术上非常较真的“师傅”徐珺。


2011年,曹俊华加入上海电信FTTH攻坚队,几个数字记录了他所在“攻坚一队”的征程:4万公里,1200户,成功率超90%。虽然辛苦,但是曹俊华自豪地表示,“穿管成功率远高于当年带教的专家,而且上海老建筑的暗管比日本的还要复杂,难度更大,这主要是依赖于徐珺工作室发明的‘四小工具’”。

2019年,中国电信向智慧家庭市场转型发展,超前地将“5G+光宽+WiFi6”三千兆接入用户家庭,敏锐地洞察到用户对全屋WiFi的需求。

曹俊华也迅速转型,对他来说,打造智慧家庭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自己的爱好。2020年,曹俊华在自己家打造万兆家庭局域网,智慧程度可以比肩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改造的智慧家。

每天早上,家中窗帘自动打开,智能音箱自动播放音乐;离家上班后,智能摄像头、智能门铃便会“上班”,监测到陌生人会自动告警并发信息给他;客人来访时,智能音箱发出欢迎语,简直是“i人”必备;做饭时,厨房中的燃气和漏水告警装置就会开启守护模式;空气监测仪实时监测空气质量,空气质量不佳时,空气净化器便自动启动;睡觉时,手机控制家里任何区域的每一盏灯……

曹俊华不仅将自己家的宽带升级到政企用户级别的专线速率,而且将热爱传递给用户。近几年,他帮几十户家庭装成了“理想家”,用户满意度100%。当用户家还在装修时,他就会对照装修图纸,实地勘察,最终确定网线布置方案,指导用户购买哪些设备。

如今,曹俊华还有一个身份——智能云服务交付工程师,“经常有用户会问云宽带有什么用,我会告诉用户,如果在家里打游戏、做直播、下载大量数据,都可以临时将100M宽带升级为1000M,上国外教育网站学习也可以定向加速……”他把经验倾囊而授,而中国电信有10万名装维员工正在经历一场向云网安全能手的转型。

2024年,新的巅峰时刻来临。3月,首个基于50G-PON(无源光网络)的“万兆云宽带示范小区”在杨浦区落地。8月,上海电信在全国首发“美好家万兆融合套餐”,并宣布年内完成首批26个万兆标杆小区覆盖。

上海网速水平的变化只能用“翻天覆地”来形容,“宽带接入技术每隔七八年就有一次迭代升级,再过几年,200G PON技术极有可能上场,届时,网速还将会惊人提升。”张君这样畅想。

当网络供给侧能力不足矛盾逐渐消除,如何进一步丰富应用场景、变革业务模式,推动技术、网络、应用、产业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上海电信又一次率先破题——由“网”入“云”,推动“全城上云”。由“网”入“云”,从此前单一满足用户接入带宽需求,演进为向家庭、企业提供更多的数智应用。

暂无评论
头像
0/1000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