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扫码登录

二维码
  • 账号登录
登录
登录视为您已同意第三方账号绑定协议、服务条款、隐私政策
X

扫码注册

二维码
  • 账号注册
我以阅读并同意 服务条款、 隐私政策
注册
注册视为您已同意第三方账号绑定协议、服务条款、隐私政策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传统车企大觉醒,新势力们要注意了

2025年09月11日 17:48
热点新闻 浏览:55

2025 年上海车展无疑是近期汽车行业的焦点,相较前两年,虽少了雷军等顶流 IP,但参展车型本身成为最大看点 —— 国内外近千家汽车及上下游企业齐聚,超百款新车首发,车企集体 “秀肌肉” 的背后,更凸显行业格局的深层变化。


传统车企集体 “觉醒”,本土化成破局关键


本届车展最显著的亮点,是传统车企尤其是合资品牌的 “大觉醒”。曾对增程路线不屑一顾的合资车企,如今主动转向:上汽大众发布增程式概念车 ID.ERA,其 EA211 1.5T EVO II 增程器成技术焦点,大众也逐渐将产品话语权交给中方伙伴;一向高傲的雷克萨斯,首次将全新换代 ES 车型全球首发放在中国,重点展出电动版本;丰田高调升级 “立全球、更中国” 战略,启用首位中方总经理,联合一汽、广汽推进本土化研发,车展推出的铂智 7 等 BEV 车型均由中国工程师主导;困境中的日产发布东风日产 N7 电动车型,接地气的售价使其上市 1 小时订单破万;马自达也通过长安马自达 EZ-60 发力中国新能源市场。

 

豪华品牌 BBA 亦不甘示弱,奥迪展示新一代 A5 和 Q5 车型,曝光度不减。这些转变背后,是合资品牌对中国市场态度的彻底扭转 —— 从过去 “拿全球车型简单本土化”,到如今在车型定位、设计、生产全环节深耕本土化,部分合资新能源车若隐去车标,甚至会被误认为造车新势力产品。

 

营销层面,传统车企也放下 “身段”,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开启 “疯狂种草”,摆脱传统广告模式,精准吸引年轻消费者;智驾领域更主动 “借力”,奥迪、丰田、大众等纷纷采用华为智驾系统,弥补智能化短板,叠加本身的品牌积淀,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


新势力压力加剧,行业淘汰赛提速


传统车企的觉醒,对中国本土造车新势力而言,无疑是新的挑战。此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凭借全产业链优势实现 “弯道超车”,新势力从豪华到大众价格带全面突围,倒逼韩系、日系、法系等合资品牌销量下滑,甚至传出日产计划关闭武汉工厂(产能利用率不足一成)的消息。

 

但 2025 年新势力阵营内部分化加剧:小鹏逆袭、零跑狂飙、理想稳健,蔚来却因销量不及预期(尤其是子品牌乐道)启动内部改革;哪吒仍 “命悬一线”,极越汽车的烂尾残局尚未收拾,行业淘汰赛加速进入尾声,整合趋势愈发明显。

 

更关键的是,新势力以往依赖的 “智驾营销” 遭遇监管收紧 —— 小米 SU7 爆燃事故后,智驾宣传被进一步规范,车展上更多车企转向 “安全牌”,营销 “紧箍咒” 让新势力的差异化优势有所削弱。


2025 车市大战升级,燃油车仍存韧性


2025 年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远超预期,新能源赛道 “战火” 蔓延的同时,燃油车展现出意外韧性。据乘联会数据,2024 年 8 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最高达 53.7%,12 月跌破 50%,2025 年 1 月更是跌破 40%,3 月在 50% 关口反复波动,燃油车销量阶段性回升,显示市场需求仍具多样性。

 

当前,中国本土头部新势力仍是新能源领域主角,但传统车企已 “缓过劲来”,凭借本土化、智能化补位和品牌优势加速追赶。2025 年的车市竞争,既是技术与产品的较量,也是生态与速度的比拼,无论传统车企还是新势力,稍有松懈便可能被市场淘汰。对所有玩家而言,这场 “长跑” 已进入 “不能掉以轻心” 的关键阶段。

暂无评论
头像
0/1000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