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扫码登录

二维码
  • 账号登录
登录
登录视为您已同意第三方账号绑定协议、服务条款、隐私政策
X

扫码注册

二维码
  • 账号注册
我以阅读并同意 服务条款、 隐私政策
注册
注册视为您已同意第三方账号绑定协议、服务条款、隐私政策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量子计算迎来“诺奖+千比特”双重突破 中国领跑实用化赛道

2025年10月20日 16:36
行业资讯 浏览:105

10月7日,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量子领域三位先驱科学家,为量子科技发展写下历史性注脚;此前一周,中国北京玻色量子发布国内首个千比特级相干光量子计算云服务,标志着我国在量子计算实用化进程中实现关键跨越,全球量子科技竞速进入新阶段。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诺奖公告中指出,约翰·克拉克、米歇尔·H·德沃雷特和约翰·马蒂尼斯因“发现电路中的宏观量子力学隧道效应和能量量子化”共享殊荣。这一1980年代的开创性发现,打破了“量子效应仅存在于微观世界”的传统认知,通过包含“约瑟夫森结”的超导电路,让数以亿计原子组成的宏观系统展现出量子特性,为当代微芯片和下一代量子计算机奠定了理论基石。诺贝尔委员会评价称,该发现回答了物理学界数十年的核心追问,其可测量的宏观电压信号为量子设备工程化铺平了道路。

诺奖揭晓前,中国量子计算已率先交出亮眼答卷。在2025年服贸会上,北京玻色量子发布的“天目1000”系统,成为国内首个支持1000专用量子比特的相干光量子计算云服务平台,不仅实现量子比特数量突破,更在耦合精度上达到int8水平,首次超越D-Wave公司的int5标准,登顶全球相干光量子领域性能榜首。“500比特是量子计算实用化门槛,突破1000比特后,才能真正解决产业级问题。”北京玻色量子副总裁巨江伟表示,该系统已在药物研发领域显威,与中科院药物所合作模拟抗癌药物分子相互作用,将传统6个月的筛选流程压缩至14天。

云服务模式更让量子算力“飞入寻常百姓家”。普通企业无需购置昂贵设备,通过API接口即可调用算力,端到端响应时间低于60秒。这并非孤例,2025年以来我国量子科技多点开花:1月全球首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量子电流传感器落地;3月“祖冲之三号”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处理特定问题速度超最快超算千万亿倍;“本源悟空”超导量子计算机上线以来,已为145个国家和地区用户完成53万个量子计算任务,其与蚌埠医科大学合作的乳腺癌筛查应用,将早期诊断精度提升27%。

全球量子竞速已进入容错量子计算攻坚阶段。IBM公布2029年交付200逻辑比特Starling系统的路线图,微软押注拓扑量子比特技术,谷歌则计划2030年实现百万物理量子比特目标。商业化价值同步释放,麦肯锡预测2035年量子技术将产生8770亿美元经济影响,摩根大通用其优化资产配置使风险模型精度提升40%,壳牌借量子模拟降低氢能制备成本18%。10月15日A股量子科技板块集体上涨,禾信仪器单日涨幅11.18%,格尔软件涨停,彰显资本市场对技术突破的强烈信心。

暂无评论
头像
0/1000
匿名